今年是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之年。为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复审,坚决维护好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切实改善提升城市环境促进全民健康。本网今起开设专题,聚焦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
12月1日下午,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资讯通气会上获悉,我市以825.4分的历史最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高标准打赢了国家卫生城市荣誉保卫战,有力捍卫了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27日,无锡市正式出台《关于对污染防治攻坚不力市(县)、区人民政府实施严格惩戒措施的实施办法(试行)》。办法明确,对于污染防治攻坚不力的属地政府视情形实施收取单次最高1000万元惩戒金等多项惩戒。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细节体现大关怀。厕所既是满足市民生活的必备设施,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今年,无锡将“公厕改造升级”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市级重点项目之一,进一步推动城乡“厕所革命”向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
蚊子、苍蝇、蟑螂、老鼠,这些都是常见的病媒生物。既然叫“病媒”,就与传染病有关,这些生物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播人类疾病,比如鼠疫、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寨卡病毒病等等。
7月9日从市攻坚办获悉,我市上半年大气环境质量“成绩单”出炉。1—6月,我市PM2.5浓度3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7%,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今年是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之年,作为无锡市民,大家除了做环境卫生的自觉维护者外,还应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崇尚者和实践者!
今年是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之年。5月25日,我市召开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大大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论述,落实市委有关要求,对我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复审,坚决维护好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切实改善提升城市环境促进全民健康。市长杜小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丁四海、周常青、秦咏薪,市政府秘书长张立军参加会议。
国家卫生城市是授予城市环境卫生方面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今年是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之年,每位无锡市民都是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创建成效的直接受益者,大家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贡献力量!
国家卫生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变干净了、变卫生了,大家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那关于国家卫生城市常识,你知道多少呢?
6月3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会议传达了5月25日杜小刚市长在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研读了《无锡市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方案》,审议通过了《无锡市市场监管条线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方案(送审稿)》。
去雪浪山景区游览,进入景区大门,一大块煞风景的滑坡“伤疤”就赫然在目。22日,雪浪山横山寺西侧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涉及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山坡复绿两块内容,工期将持续三个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春天这处“伤疤”将会重现葱茏绿色。
入河排污口,是水环境整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推进精准治污,严防污染物入河,宜兴通过排查、监测、溯源,为数千个入河排污口“上户口”。目前,该市长江流域主要入湖河道、太湖流域46条主要入湖河道入河排污口均已完成溯源,实现“上户”。
时隔七年,锡城“绿色保护区”再扩容。日前从市市政和园林局获悉,我市市区第二批城市绿线名录出炉,39个公园绿地、10条城市绿廊、总面积1469公顷绿地被划进“保护线”,至此,我市现有公园绿地约20%的面积都已纳入绿线范围,任何未经审批擅自占用这些绿地的行为都将受到查处重罚。
盛峰社区是紧挨着阳山的“田中村”,16个自然村共有2300多亩桃园,以农业为主的村庄还是老旧状态。“家里烧灶头,场上烧炉子,桃树枝堆到房前屋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高志杰说,村里今年夏季投入百万元,请来6支环境攻坚队,把村庄里的垃圾清理了一遍。在村里挂职的街道水利部门负责人争取了一笔治理资金,把村里的池塘和路面都整修了一遍。村里环境得到初步改观。
昨日(29日),市城管局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各区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考评情况,自4月开始实施考核至6月结束,全市管理单元合格率达97.75%,优良率达61.32%,合格率呈逐月上升趋势,其中经开区的合格率最高,达100%;滨湖区的优良率最高,达70.15%;合格率100%的街道有37个,优良率达100%的街道有7个。
清名桥街道沁园新村第一社区对已建成20年的小区内部池塘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整治“小微水体”,激活池塘“血管”。
28日,台风过后,天空又开启了“美颜模式”。今年夏天,无锡天空多日出现“水晶蓝”,PM2.5浓度持续维持在10微克/立方米左右,其中,7月21日这一天无锡市PM2.5年累计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
入伏后,锡城迎来一连串晴热高温天,对于骑车人和步行者来说,炎炎夏日能与一片树荫相遇,是出门在外最大的幸福。昨从市市政和园林局获悉,我市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此过程中将大力推广林荫路建设,提高道路建设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争取使锡城主次干道的林荫路推广率达到75%以上,形成上规模的“城市绿廊”体系。
73岁的奚静初家住滨湖区阳光嘉园6号大楼10年,每天开窗即可看见楼下的河埒浜。河道水质常年劣Ⅴ类,近水却不能亲水,有时还能闻到恶臭,奚静初曾无数次悔恨自己当初挑错了楼栋。但近期她惊喜发现,河埒浜水质不仅干净了,而且作为景观用水即将引入小区在建的亲水公园“融园”中。
从新能源汽车“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经过回收、拆解、组装等多道步骤,又变成了电动自行车上的锂电池重新“上岗”。依托这一绿色循环经济,位于无锡市新吴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硕放街道)的格林美(无锡)企业实现了近20亿元的年产值。
近日,无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21年第二批城市精细化管理“红黑榜”评选结果,一下子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不仅成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试金石,更是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又一有效抓手,助推“美丽无锡”建设。
近日,滨湖城管蠡园中队向一工地开出了一张5000元的罚单,原因是该工地的工人挖开道路雨水管道的盖子,将泥沙、砖块直接倾倒在内,被巡查到此的城管队员抓个正着。
当前,全市正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及“撤桶”行动。从梁溪区环卫处获悉,该处会同崇安寺街道拟定针对性方案,将城区“龟背壳”范围内的沙巷、新生路、槐树巷等道路作为垃圾上门收集的试点道路。从7月1日起,撤销原先的垃圾投放点,改为定时定点上门集中收运的模式来进行垃圾处理。
1月24日,无锡蓝天燃机热电有限企业、恩欧凯(无锡)防振技术有限企业等4家企业获无锡市首届绿色发展示范企业称号。同日,活动主办方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重点行业启动了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每年培养10家左右的绿色发展领军企业,预计到2025年达到50家左右。
近日,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名单公布,江阴市、新吴区双双入选。至此,我市实现全省唯一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全覆盖,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记者从无锡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市生态环境与公安、城管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守护住了“春节蓝”:春节期间我市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二,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全省第一,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彻底扭转了年初的不利局面。
达国内先进水平的无锡市大气环境污染立体监测系统自试运行以来,通过融合城市“天罗地网”的多种大数据,织密大气环境监测网,运用大数据分析,分分钟“锁定”污染源,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了“狙击手”的重要作用。
历时三年,无锡全面摸清了长江入河排污口以及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的“家底”,理清了全市7800多个入河入湖排污口的“来龙去脉”。记者昨从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无锡长江太湖、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已完成监测溯源,本月起将根据“名录”启动分类整治。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无锡1600余家小型医疗废物如何安全、及时、有效的收运处置,成为市民及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热点。为守好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理这道防线,我市将出台《关于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的实施方案》。
紧盯环境质量,立足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记者昨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6-9月份组织开展了“源头治理、夏季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全市共立案706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公布的“十大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件”,涉及大气污染的占到半数以上。
9月23日,随着江阴“81”突击队、宜兴破冰决胜突击队等11个生态环境攻坚突击队授旗仪式的举行,无锡市生态环境系统“揭榜挂帅出征 奔三冲九清零”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据悉,此次揭榜挂帅的42个重点项目全方位涵盖了水气土等市民关心的各类环保工作。
往年9月1日是老饕们期盼的太湖开捕日,湖面上随处可见渔船,但今年却大不同。昨天上午9时,浩淼的梅梁湖面上,除了8艘渔政执法巡逻艇,放眼望去看不到一艘渔船。当天,无锡市长江流域“金秋护渔”联合执法行动正式启动,市农业农村局等多家部门布下“天罗地网”全方位“护渔”。
滨湖区是无锡市建设山水城、生态城的标志性板块,汇聚了太湖湾科创带最旖旎的自然风光。“一城风光半城湖”的独特水资源禀赋,既给滨湖带来了因水而秀、因水而兴的发展之利,也赋予了治水工作事关全局、力及千钧的使命之重。
Copyright(C) 1998-2021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必赢56net手机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095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0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090203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