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必赢56net手机版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乘“数”而上,奏响数字时代田园牧歌

2023

03/04

10:24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近日,《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出炉。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5G网络覆盖所有县城城区,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一项项数据有力见证了“互联网+农业”发展突出成果,同时也再一次强调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乘“数”而上,乡村振兴插上双飞翼。进入新发展阶段,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建设现代化强国,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而数字化正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要素。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农村领域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打开了多重想象空间。农业无人机、智能高速插秧机等数字化农机的应用让农民从传统劳作中解放出来;农村集体“三资”实现信息化管理;网络直播有效链接了小农户和大市场,让农村好物腾“云”驾“数”走向全国……一幕幕生动的场景,诠释了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描绘了数字乡村无限美好的前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文旅等新业态的不断兴起,不仅让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更激活了乡村广阔市场,涌动发展新热潮。

  解难题、补短板,以深度融合,推动提“智”增效。经过初步渗透,乡村数字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在补短板上不断发力,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乡村产业、智慧农业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数字红利,搭上发展“快车”,奏响数字时代田园牧歌。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数字乡村建设还是新生事物,缺乏相关经验,绘就数字乡村“新图景”不仅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发力点,还需要在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上不断发力,补齐硬件设施短板。除此以外,还需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民网上办事、直播带货、互联网应用等能力,大力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最强人才“蓄水池”。在深入实践中,不断强化数字化思维,借“数”之力,提升农村产业发展能级,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打造美丽乡村。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起步早、底子好。数字助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样板”正当其时。近年来,江苏始终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出台“互联网+”现代农业、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政策意见,为智慧农业升级、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乡村数字治理等指明了方向。把握数字化大潮,江苏不仅要搭上快车,更要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实践探索中总结更多江苏经验,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产业资源等优势,打造“江苏样板”需要在多场景数字化应用上加大创新开发,不断加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力度,在制度机制创新、技术融合应用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以“数”为笔,循着数字乡村发展的“施工图”扎实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定将越来越美。(杨轩)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必赢56net手机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