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06
09:47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
分享
擘画发展蓝图
情牵民生关切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无锡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细读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大家发现,多项工作部署和无锡相关,彰显无锡在国家整体工作布局当中的使命和实践。从中,大家找到了一些关键词,折射无锡发展新气象,标注无锡奋斗新起点。
现在,
就让大家一起来听
无锡奋勇争先的铿锵足音!
01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撑平台经济发展。
无锡使命和实践
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
2022年,我市制定出台“46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41.5%、49.8%,江阴、锡山、新吴入围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无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了6000亿元。
2023年2月13日,无锡市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提出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立市之本,为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夯基筑台。次日,《无锡市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着无锡“46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未来三年,无锡将着力打造由4个地标产业、6个优势产业和5个未来产业为核心的“465”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在现有万亿级机械产业基础上,再造一个万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作为中国物联网“领航之城”,无锡将全面融入江苏“数实融合第一省”建设,把发展物联网等数字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强化核心产业引领、应用场景牵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支撑,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示范市。
02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政府工作报告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无锡使命和实践
深耕产业,聚力创新。
2022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8%,有望实现全省“十连冠”。
城市的创新能力,在布局中提升。2022年,我市构建出台科技创新“1+4”政策意见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江阴顺利通过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国家级常识产权保护中心、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无锡分中心挂牌运行,9家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建设。
创新没有止境。
2023年3月2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这是市委、市政府时隔五年再次召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全局性大会。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我市将加快构建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创新载体丰富多元、创新技术加速策源、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生态开放包容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03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
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撑力度,支撑建设一批海外仓,推进通关便利化。
无锡使命和实践
进出口逆势增长,利用外资高歌猛进,对外投资不断扩展……2022年,无锡开放型经济跑出“速度与激情”,进出口总额7373.1亿元,增长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苏南第1位,再创新高。完成实际使用外资38.3亿美金,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17.3亿美金,同比增长45.3% ,规模列全省第二。
无锡以高水平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年,我市实施推动城市国际化三年行动,推出外贸外资“双十条”,高效运行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省级公共海外仓数量保持第一,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实现快速发展,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10%以上,新吴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新增省级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家,QFLP基金数量与规模均居全省第一。加力落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一区多园”改革助力开发区争先进位。启动“双联双提”工程五大行动,中欧班列稳定运行,苏南硕放机场新增2条国际货运航线、DHL快递航空口岸成功落户,在全省率先组织赴日本等经贸包机。
拓展开放深度广度。2023年,我市将深化全方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大力度引进来、走出去,为外商来锡贸易投资提供最大便利和最优环境。
04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无锡使命和实践
乡村振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主战场。
乡村共富,城市和暖。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五园五区六带”和“三园一区一居”建设扎实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宜兴入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2023年3月2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无锡样板。
我市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争取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持续提升粮食稳产保供和收储能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化科技兴农,建强省农科院无锡分院,开展太湖“三白”、长江“三鲜”、河荡“三青”种业资源创新中心建设。探索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径,完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确保相对薄弱村集体收入全部达超250万元、人均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达超1000元。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建成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强镇、村公共服务网络,推进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设施建设。
05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无锡使命和实践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无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全部整改销号,长江、太湖6360个排污口整治全部完成,城市黑臭水体、劣V类河道全面消除。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PM2.5浓度均创近年最好水平,太湖一级保护区建成“无化区”。无锡入围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江阴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持绿色低碳,着力打造美丽中国范例。
2023年,我市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狠抓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抓好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毫不松懈加强长江“十年禁渔”。开展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我市将深入实施“双碳”十大专项行动和新一轮专项行动,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蓝图已经绘就
答卷正在书写
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无锡正以“四敢”强音为动力
向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奋楫前行
来源:无锡日报
文字:荣倬翊
设计/编辑:朱迎儿
编审:沐滟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必赢56net手机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