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思考:物业纠纷暴力化趋向令人忧 近年来,物业纠纷时有发生,业主以拒交物管费、张贴标语、妨碍交通、追打保安等形式对抗,有中央媒体直言,“物业纠纷的暴力化倾向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曾公布“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报告,主要考察的是物业服务、保修投诉处理等方面的情况,而一向以最宜居著称的无锡,居然排名倒数第二。采访中,业主反映维权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闹一下”就是最直观的途径。
《因停车位争执,天鹅湖花园业主堵大门讨说法》《“全武行”业主保安起冲突,都说刀子“是他的”》《不满违建被管,湖玺庄园业主竟车堵小区大门》 等相关报道见诸本报。从新区、南长、滨湖等法院了解到,物业纠纷引发的暴力冲突,散见于民庭、刑庭。“芙蓉山庄”事件不过是物业纠纷暴力化解决的又一个极端案例。
滨湖法院刑庭朱爱华从今年4月以来,就接手两起保安被打案。打人的都是业主。采访中,不少保安和物业企业负责人吐槽,“骂不还口,打尽量回避”,已成物管行内通行的准则。有物业企业管理着滨湖区某别墅小区,业主虽然非富即贵,但其直言“管理起来更难,物业费欠缴严重”,考虑或将撤出小区。
中房物业企业负责人梁海从事物业管理多年。他说,业主跟物业企业的纠纷中,小区开发过程中遗留的问题、物业费用基准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业主对物业企业存在认识误区。
业内回应:物业管理亟待专业化引导 无锡市物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先容,物业管理行业收入相对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一线从业人员学问素质不高。小区的管理水平偏低,物业企业与业主信息不对称,甚至长时间不成立业主委员会,或是没有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业主进行个性表达,不会借助于业主委员会,遇到问题就直接找物业企业解决,其实可能找的诉求对象就不对,比如房屋的质量问题应向开发商投诉。业主应理清侵害的关系方,不应对物业企业提出不合理诉求。该负责人建议,“物业企业应就规范运作、服务内容、收费内容等进行公示,与业主积极、主动沟通。同时,呼吁业主敬重劳动者的人格、劳动成果”。
江苏法舟律师事务所范凯洲律师表示,物业纠纷以暴力化方式解决,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业主、物业企业的法律素养有待提高,对违法暴力应追究、制裁。作为民主自治机构的业主委员会,应在物业管理规则引导下提高专业水平。根据法律规定,在房管部门备案的业委会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可以出面维权,方便业主获得法律救济。对于物业企业,有关部门可以引入评价或是诚信体系。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对业委会、物业企业可指定行为指南,引导物业管理。 (邹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