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一,也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对于无锡人而言,过新年有什么讲究?年初一到年初九又各有什么风俗?记者作了一番采访。
初一到初九有哪些禁忌?
近期,关于过年的各种说法充斥网络。记者在一家知名网站的论坛上看见,有网友发帖《初一到初九过年禁忌大公开》,里面的一些鲜有耳闻的细节很有意思。
在帖子里,关于大年初一的忌讳最多,从早晨起来忌洗头、忌洗澡到中午忌睡午觉等各种讲究都有。其中较有趣的一种说法是:“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此外,年初二还讲究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数;年初三由于是“老鼠娶亲”忌讳点灯;年初四是民间习俗的接神日,不宜出远门;年初五要将过年期间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年初九则忌晒衣服。
“老无锡”对“吃”很看重
春节的习俗各地不同,那么无锡人是怎么过节的呢?昨日记者来到街头,找几位“老无锡”打探。家住曹张新村的蒋女士今年65岁。她回忆,小时候从初一直到十五基本上都要在亲戚家过。“有种说法叫‘年节酒’,春节期间亲友们彼此请客做东,基本都是在家吃,今天你家明天他家,队伍浩浩荡荡很是热闹。”蒋女士说。
而历史老师出身的王斌先今年58岁,他说:“其他方面还好,我觉得无锡人对吃最讲究。”王斌先表示,过去的年夜饭没有如今那么丰盛,但也十分考究。有几样菜必不可少,一道是由萝卜丝与菠菜、黄豆芽烹制的菜肴;一道称为“长梗菜”的菜肴则是由整条青菜与百叶丝烧制而成;还有一道叫做“响堂片”,由切成三角形的香干、笋干及金针菇组成。菜肴大多是从食品谐音和形象取意。如黄豆芽称为“如意菜”,鲤鱼称为“顺顺利利”,百叶叫做“百事顺利”,花生叫做“长生果”,菠菜寓意健壮,年糕寓意“步步高”,团子、圆子意为“团团圆圆”,而大年夜剩下饭菜则称为“年年有余”。每人还要咬一口生萝卜,叫“咬春”,以祈祷来年远离疾病。到了年初一,一家老小要吃“春盘”,原料为芹菜、韭菜和竹笋,意为勤劳、长寿、蓬勃。
很多老风俗已是“可有可无”
采访中记者发现,关于这些过节的说法,有人认为这是“过时之物”,过年开心就好,没必要那么讲究,也有人认为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这样才有过节的气氛。
昨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约20位市民,对于以上提到的风俗,知道的有不少,但市民们均表示,一些过去很讲究的风俗如今已是可有可无。
家住槐树巷的黄大爷说:“以前家里也很重视一些风俗,但现在年轻人对这些大多不感兴趣,家里讲究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比如过去新年里,都要吃荠菜炒年糕,不光闻起来清香,吃起来更是有让你再来上一碗的冲动,有的人家也吃汤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可口的汤圆,也就象征着团团圆圆过大年。但如今,可口的美食实在太多,年轻人早已提不起兴趣。
黄大爷还说,在过去的年俗里,过年期间是要喝“元宝茶”,元宝茶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在泡好的茶水里加进青橄榄就可以了,也称为橄榄茶,可以清洁一下过年期间积下的油腻,喝起来清爽宜人。这个时候,通常茶馆里都是宾客盈门的,也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招财进宝。(记者/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