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无锡市环保局了解到,29日,环保部门首次向市民公布了PM2.5数据。29日和30日无锡的PM2.5日均浓度,分别为0.034毫克/立方米和0.038毫克/立方米,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0.075毫克/立方米,目前监测的PM2.5数值均达标。
大气颗粒物按直径大小筛选
PM2.5数据是怎么来的?记者昨天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看一究竟。经工作人员先容,测量PM2.5的实际上是一台微量振荡天平监测仪。这是美国原装进口的,买进来花了20多万人民币。无锡现有两台。据了解,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实时监测的仪器包括PM10、PM2.5,仪器的外形区别不大,差别在于使用哪一个粒径段的切割器。PM10切割器可将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筛选出来,而PM2.5则会将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筛选出来。
对小于2.5微米颗粒进行“考量” 记者看到,测量PM2.5的监测仪有一部分暴露在室外。一个2米多高的支架,最上方是一个漏斗型的切割器,但漏斗上方的口是封闭的,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采样气体,并将直径大于2.5微米的粒子从气体中分离出去,而将直径小于2.5微米的粒子吸入室内仪器进行“考量”,得到空气PM2.5质量浓度数据,单位为微克/立方米。在监测仪的屏幕上,从上往下读分别是PM2.5实时分钟数值、半小时、1小时及全天数据。据工作人员先容,这些原始数据每5分钟采集一下,由站房的计算机获取后,通过网络发往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中心数据服务器,然后由工作人员算24小时平均值。